网络工程专业2024级人才培养方案

作者: 时间:2025-02-28 点击数:

一、专业名称和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网络工程

专业代码:080903

二、培养目标

(一)总目标

本专业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适应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具有铁人精神特质、创新能力和工程技术能力,掌握计算机网络工程、云计算与自动化运维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备工程问题研究分析和设计开发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在网络工程、云计算与自动化运维及相关领域胜任研发、设计、规划、运维和管理等工作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二)分目标

目标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劳动观,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能在工程实践中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具备法律意识、安全和环保意识、服务意识。

目标2:具备宽厚的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和扎实的网络工程、云计算与自动化运维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和工程技能,胜任网络工程云计算与自动化运维、计算机应用等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分析、研究和解决工作。

目标3:能够跟踪网络工程、云计算与自动化运维及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从事网络维护管理、自动化运维、监控、技术支持、项目管理等工作,成为技术或业务骨干。

目标4:具有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具有独立分析、分工协作、交流沟通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目标5: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和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主动适应行业的发展,进行自我知识更新和能力提升,拓展新的职业发展机会。

三、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

指标点1-1:能够掌握专业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等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并能恰当表述网络工程、云计算与自动化运维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指标点1-2:能够准确的利用工程技术知识表述专业工程问题,并能进行初步推理和分析网络工程、云计算与自动化运维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指标点1-3:具备专业知识,网络工程、云计算与自动化运领域复杂工程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能对解决方案进行比较和改进。

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

指标点2-1能够应用数学、物理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和正确表达网络工程、云计算与自动化运维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指标点2-2能够运用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对网络工程、云计算与自动化运维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论证,对涉及到的关键环节和参数进行识别和评价。

指标2-3能够应用工程基础、专业知识和方法,借助文献研究判断和评价网络工程、云计算与自动化运维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多种方案,获得有效的解决方法和结论

毕业要求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指标点3-1分析影响网络工程云计算与自动化运维设计目标和技术方案的各种因素能够提出网络工程和运维领域的方法和解决方案

指标点3-2:能够在解决方案的框架下,针对网络工程云计算与自动化运维领域设计满足特定工程应用需求的系统及网络架构

指标点3-3:能够在设计开发中综合考虑法律、安全、健康、文化及环境等因素并能够在设计中体现创新意识。

毕业要求4研究

指标点4-1:能够基于工程原理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并设计网络工程云计算与自动化运维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研究路线、实验方案

指标点 4-2采用科学研究方法论证实验方案利用已有设计工具、软硬件开发工具基于实验方案构建实验系统,并能安全、正确、完整地实施实验。

指标点4-3根据具体需求,通过信息综合,实验系统进行性能分析、模拟和测试,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毕业要求5使用现代工具

指标点 5-1:能够利用搜索引擎、图书馆及网络资源进行文献检索、收集、归纳与整理

指标点5-2:能够掌握网络工程云计算与自动化运维等相关领域常用的设备与平台的使用原理和方法,根据复杂工程问题的需要,选择并学会使用现代工程工具

指标点 5-3:能够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手段开发语言和计算机网络软硬件工具,将其运用于分析、设计、开发、维护及管理,并能够在实践过程中领会相关工具的局限性。

毕业要求6工程与社会

指标点6-1:熟悉网络工程、云计算与自动化运维领行业企业相关的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理解社会、文化、环境的不同对工程活动的影响。

指标点6-2能识别和分析网络工程、云计算与自动化运维领域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潜在影响,并能进行客观评价。

毕业要求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指标点7-1:理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内涵,熟悉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

指标点7-2:能够网络工程、云计算与自动化运维及相关领域的专业工程实践,客观评价其对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具有环保节能意识。

毕业要求8职业规范

指标点8-1:理解中国国情,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

指标点8-2: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在实践中理解和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恪尽职守

毕业要求9个人和团队

指标点9-1:在多学科背景下,能与其他学科的成员有效沟通、合作共事,能够在团队中独立或合作开展工作,能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相应责任。

指标点 9-2:能够组织团队成员开展工作,与团队其他成员有效合作,具有综合能力,协调和指挥团队开展工作。

毕业要求10沟通

指标点10-1:能够针对网络工程云计算与自动化运维领域等专业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具有撰写报告、设计文稿、清晰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指标点10-2:具有外文文献的信息检索及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对前沿技术与产业状况有基本了解,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

毕业要求11项目管理

指标点11-1:理解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的重要性,理解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到的重要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因素,并对成本构成有一定了解。

指标点11-2:能够将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应用于多学科环境下计算机工程项目的设计、开发、实施等过程中。

毕业要求12终身学习

指标点12-1:在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大背景下,对于自主和终身学习的必要性有正确的认识。

指标点12-2:具有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职业发展观,具备终身学习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创新创业能力。

四、 毕业要求培养目标的支撑矩阵

培养目标


毕业要求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目标4

目标5

毕业要求1


*




毕业要求2


*

*

*


毕业要求3

*

*

*



毕业要求4


*

*


*

毕业要求5


*

*


*

毕业要求6

*

*




毕业要求7

*





毕业要求8

*





毕业要求9



*

*


毕业要求10




*

*

毕业要求11



*

*


毕业要求12




*

*

*关联

五、专业核心课程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原理、Linux系统管理、TCP/IP协议分析与应用、路由与交换技术、Linux服务管理、Linux自动化运维、移动通信与无线网络、网络安全、云服务及虚拟化技术、网络测试与评价。

、课程及教学活动对毕业要求的支撑矩阵

序号

毕业要求

课程及教学活动

1.工程知识

2.问题分析

3.设计/开发解决

方案

4.研究

5.使用现代

工具

6.工程与

社会

7.环境和可

持续发展

8.职业

规范

9.个人和团队

10.沟通

11.项目管理

12.终身

学习

1-1

1-2

1-3

2-1

2-2

2-3

3-1

3-2

3-3

4-1

4-2

4-3

5-1

5-2

5-3

6-1

6-2

7-1

7-2

8-1

8-2

9-1

9-2

10-1

10-2

11-1

11-2

12-1

12-2

1

思想道德与法治




















H










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H









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H









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H










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H










6

形势与政策





















H









7

大学英语(IIIIII)拓展课程





















H




M





8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M








M

9

军事理论























M







10

国家安全教育





















M









11

人工智能与科学方法论














M
















12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础(含实践)







H








M












L



13

数字逻辑


L



H

























14

计算机导论
















H



M






L





15

离散数学

M



M


























16

高等数学(I,II)

H



M


























17

线性代数

L



M


























18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


H



M

























19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高级技术






H

L




M



















20

大学物理(含实践)

H



M


























21

数据结构


L








H




















22

操作系统


H









M



















23

数据库原理(含实践)





L




M




H

















24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M



M


























25

计算方法


M





L























26

Linux系统管理






H


M





L

















27

计算机网络原理



M





H


M




















28

TCP/IP协议分析与应用



L




H




M



















29

路由与交换技术






L

M







H
















30

Linux服务管理



M






M

H




















31

移动通信与无线网络











H




L


M









L




32

Linux自动化运维



H








L



M
















33

网络安全





H







M







M











34

云服务及虚拟化技术



M












H










M


M



35

网络测试与评价


M

















L





M


M




36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M









H

37

大学生就业指导




















M








H


38

创业基础






















M







M

39

铁人精神育人























H





M


40

军事训练























M







41

大学体育(III)




















M


M








42

专业见习
















M


H






M






43

劳动教育




















H


M








44

第二课堂





















H








H

45

移动编程高级课程设计








H


M

















M



46

网络安全课程设计









H



M



M









L






47

职业技能训练













H




M





M








48

Linux自动化运维综合设计






H


M






H













M



49

企业项目案例分析综合设计












H



M

H










M




50

金工实训

















M

H





L





L


51

毕业实习














M



M


H






H

H



M

52

毕业设计









H



H






L





M

H



H

H


七、专业学制及学分规定

四年制本科,学生毕业最低应修读162.5分,“第二课堂成绩单”成绩积分和学生德育考核合格,并达到教育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准予毕业。

八、授予学位

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表

(一)理论教学体系

1.通识必修课程

通识必修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外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须修满48.5学分。

2.通识选修课程

通识选修课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艺术素养、“中国共产党历史”专题课四类,在第2学期至第7学期开设,由教务处组织安排要求学生大学期间至少修读6学分,其中,必须修读不少于1学分“中国共产党历史”专题课;至少修读2学分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至少修读2学分艺术素养类课程,其中至少包含1学分艺术实践课程。

3.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程包括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础、数字逻辑、离散数学、计算机组成与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计算方法等,须修满24.5学分。

4.专业必修课

专业必修课程包括Linux系统管理计算机网络原理TCP/IP协议分析与应用、路由与交换技术、Linux服务管理、Linux自动化运维、移动通信与无线网络、网络安全等,须修满21.5学分。

5.专业选修课程

专业选修课程包括移动编程开发基础 Web前端开发基础、Web前端开发高级技术、Python语言程序设计、网络工程师认证、企业项目案例分析等,修满12学分。

6.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包括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创业基础等,须修满3.5学分

附表1:理论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表

课程

类别

课程性质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其中

实践

学分

学时数

学年及学期周学时分配

课堂

讲授

实验

上机

1

2

3

4

5

6

7

8

12

16

16

16

16

16

16

16

通识教育课程

必修

1709013

思想道德与法治

2


32

32


3/11









1

1709016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48

48



3







2


170900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48

48




3







3

170900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3


48

48





3





4


1709006

形势与政策

2


64

64


2/4

2/4

2/4

2/4

2/4

2/4

2/4

2/4


1-8

170901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3


48

48


4/12








1


1708001

大学英语Ⅰ

2


36

36


3








1


1713901

高等数学

4


60

60


5








1


1705006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

0.5

32

24

8

2









1

1798001

军事理论

2


36

36


3/12









1

1708002

大学英语Ⅱ

2


32

32



2







2


1713902

高等数学

5


80

80



5







2


1713903

线性代数

3


48

48



3







2


1708003

大学英语III

2


32

32




2






3



大学英语拓展课程

2


32

32





2





4


1713904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


48

48






3




5


1707003

大学物理

3


48

48






3




5


1799001

国家安全教育

1


16












1-8

1704052

人工智能与科学方法论

1.5

0.5

24

16

8



2







3

小计

48.5

1

812

796

16

20.5

13.5

7.5

5.5

6.5

0.5

0.5

0.5



选修

“中国共产党历史”专题课

1














2

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

2














2-7

艺术素养类课程

2

1













2-7

小计

6

1

96

80

16











专业教育课程

基础

1704026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础

1.5


24

24


4/6








1


1704004

数字逻辑

2


32

32


4/8








1


1704025

计算机导论

1


16

16


2/8









1

1704003

离散数学

4


64

64



4







2


1704006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

3


48

48



3







2


1704005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高级技术

2.5

0.5

48

32

16


3








2

1704007

数据结构

2.5

0.5

48

32

16



3






3


1704009

操作系统

3


48

48




3






3


1704008

数据库原理

2


32

32





2





4


1704034

计算方法

3


48

48







3



6


小计

24.5

1

408

376

32

4.5

10

6

2


3





必修

1704301

Linux系统管理

2.5

0.5

48

32

16



3







3

1704010

计算机网络原理

3


48

48





3





4


1704302

TCP/IP协议分析与应用

1.5


28

28





4/7





4


1704303

路由与交换技术

2.5

0.5

48

32

16





3




5


1704304

Linux服务管理

2.5

0.5

48

32

16





3




5


1704330

移动通信与无线网络

1.5


32

24

8





4/8




5


1704305

Linux自动化运维

1.5

0.5

32

16

16






4/8



6


1704307

网络安全

2.5

0.5

48

32

16






3



6


1704308

云服务及虚拟化技术

2.5

0.5

48

32

16






3



6


1704329

网络测试与评价

1.5

0.5

32

16

16





2





5

小计

21.5

3.5

412

292

120



2

5

10

8





选修

1704255

移动编程开发基础

1.5

0.5

32

16

16



2






3


1704211

Web前端开发基础

1.5

0.5

32

16

16



2







3

1704223

移动编程开发高级

1.5

0.5

32

16

16




2






4

1704311

高级SQL语言应用

1.5

0.5

32

16

16




4/8






4

1704033

计算机专业英语

2


32

32





4/8






4

1704212

Web前端开发高级技术

2.5

0.5

48

32

16




3





4


1704312

Oracle数据库管理

1.5

0.5

32

16

16





4/8





5

1704104

分布式数据库

2.5

0.5

48

32

16





3





5

1704328

网络系统集成技术

1.5

0.5

32

16

16





2





5

1704306

数据库集群及调优

2

0.5

36

24

12





2





5

1704214

Python语言程序设计

2.5

0.5

48

32

16





3




5


1704314

网络工程师认证

1.5

0.5

32

16

16






2




6

1704149

数据技术基础

2.5

0.5

48

32

16






3




6

1704327

服务器集群与存储技术

1.5

0.5

32

16

16






2




6

1704317

企业项目案例分析

2.5

0.5

48

32

16






3




6

小计

12

3

240

144

96



4

5

5

5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必修

179400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1

0.5

20

12

8

2/6









1

1701001

创业基础

1.5

0.5

24

16

8



2/8







3

1794002

大学生就业指导

1


18

18







2/9




6

小计

3.5

1

62

46

16

1


1



1





合计

116

10.5

2030

1734

296

26

235

20.5

17.5

21.5

17.5

0.5

0.5



(二)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实践三个层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以能力培养为主线,设计教学活动。

1.基础实践

基础实践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实践、军事训练专业基础实验劳动教育专业见习等,须修满13学分。

2.专业实践

专业实践包括课程设计、金工实训、职业技能训练等,须修满7.5学分。

3.综合实践

综合实践包括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须修满26学分。

附表2:实践环节设置及学时安排表

实践类别

课程代码

实践环节

学分

学时或周数

学期安排

基础实践

1709012

铁人精神育人

2.5

40学时

12

1798002

军事训练

2

2

1

1706001

体育

1

24+6学时

1

1706002

体育

1

32+6学时

2

1706003

体育

1

32+6学时

3

1706004

体育

1

32+6学时

4

1704011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础实践

1

24学时

1

1707036

大学物理实验

1

24学时

5

1704015

专业见习

0.5

1

3

1704014

数据库原理实践

1

24学时

4

1798007

劳动教育

1

8理论学时、

24实践学时

1-8

小计

13

288学时/3


专业实践

1704324

移动编程高级课程设计

1

1

4

1704339

网络安全课程设计

1

1

6

1707063

金工实训

1

1

6

1704338

Linux自动化运维综合设计

1

1

6

1704336

企业项目案例分析综合设计

1

1

6


职业技能训练

2.5

60学时

1-5

小计

7.5

60学时/5


综合实践

1704017

毕业实习

12

12

7

1704018

毕业设计

14

14

8

小计

26

26


合计

46.5

348学时/34


附表3:英语拓展课程安排表(外国语学院组织)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学期安排

备注

1708914

大学英语IV

2

32

4

学生在给定的课程中选择1门修读

1708922

考研英语

2

32

4

1708903

职场英语

2

32

4

1708905

旅游英语

2

32

4

1708926

英语口语

2

32

4

1708921

英语四级强化

2

32

4

1708928

英语视听说

2

32

4

附表4专业技能训练安排表

课程编码

项目名称

学分

学时

学期安排

组织单位

1704020

计算机指法训练

0.5

12

1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1704021

工具软件应用

0.5

12

2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1701900

企业运营仿真实训

0.5

12

3

经济管理学院

1704030

科技文献检索

0.5

12

4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1704027

办公软件的高级应用训练

0.5

12

5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附表5:课程结构比例表


通识教育

必修

通识教育

选修

专业基础

专业必修

专业选修

创新创业教育课

实践教学环节

合 计

课程类别

理论

实践

理论

实践

理论

实践

理论

实践

理论

实践

理论

实践

理论

实践

学分

47.5

1

5

1

23.5

1

18

3.5

9

3

2.5

1

46.5

105.5

57

占学分比例,%

29.2

0.6

3.1

0.6

14.5

0.6

11.1

2.2

5.5

1.8

1.5

0.6

28.6

64.9

35.1

学时

796

16

80

16

376

32

292

120

144

96

46

16

1164

1743

1460

占学时比例,%

24.9

0.5

2.5

0.5

11.8

1

8.1

3.3

5.3

3.9

1.4

0.5

36.3

54.4

45.6

注:实践教学环节中,相应实践周以24学时/周统计


版权所有大庆师范学院 黑ICP备12004996号 信息管理:党委宣传部 公安机关备案号 2306040200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