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新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组织开展了系列劳动实践教育活动,通过多样化的志愿服务项目,将劳动教育融入校园生活,强化学生的集体意识与社会责任感。2025级新生积极参与,在实践中学思践悟,收获成长。
一、“重温抗战史,共传爱国情”
为帮助同学深入了解抗战历史细节,铭记英雄事迹,学院开展了“重温抗战史,共传爱国情”主题志愿活动。志愿者们通过绘制抗战主题板报、主题宣讲等方式,让红色文化更加深入人心,增进了同学们对历史的系统认知。本次活动不仅筑牢了学生的历史记忆,更让抗战精神从厚重的史册中走出,成为可学习、可传承的精神财富,营造了尊重英雄、铭记历史的校园风尚。


二、“挥帚净校园,共筑一个家”
为增强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改善校园环境,学院组织开展了“挥帚净校园,共筑一个家”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对学院进行全面清洁,使学院面貌焕然一新。此次活动不仅提升了学院环境质量,也为师生创造了更加整洁舒适的学习空间,逐步形成“劳动光荣、奉献可贵、爱校如家”的校园新风尚。


三、“展书画敬老兵,忆国耻践初心”
学院通过“展书画敬老兵,忆国耻践初心”活动,将传统文化体验与红色教育相结合。志愿者们前往社区参加书画展、聆听抗战经历与人生故事,并为社区公共区域进行环境清扫。在书画艺术中感悟家国情怀,在倾听交流中传承爱国主义精神,在劳动实践中增强社会凝聚力,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与历史使命感。


四、“文明寝室,共建温馨小家”
作为劳动教育的重要一环,学院同步组织开展了“文明寝室”评比活动。鼓励学生从整理内务、美化居住环境入手,打造整洁、和谐、文明的寝室氛围。通过定期检查与综合评分,评选出一批卫生达标、布置有序、氛围积极的“文明寝室”,有效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增强寝室凝聚力,营造了宜居宜学的良好生活环境。


2025级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师范类)一班李丽娜同学谈道:“这些劳动实践活动让我真正体会到动手的意义,尤其是清扫校园和寝室整理,不仅美化了环境,也让我更懂得珍惜和维护共同的空间。”参与活动的2025级计科学子纷纷表示,通过志愿服务和劳动锻炼,增强了对集体和社会的归属感,未来将更主动地参与各类实践,在劳动中成长,在奉献中收获。
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关键一环,本次劳动实践教育系列活动有效拓展了教育内涵,扎实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院将持续推进劳动教育与日常管理相结合,构建常态化、多样化的实践平台,引导学生树立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价值观念,共同营造文明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一审:刘烁 二审:苏鸿鹏 三审:刘璋基)